2018/4/21
尽管大多数人都了解中国经济的“病情”,但过去相当长时间内,中国经济收到的药方一直是拖延治疗的“止痛片”。频繁的刺激性政策、大笔投资助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也同时造就了庞大的政府性债务和过剩产能,让中国经济饱受争议:有多少人认为它是个奇迹,就有多少人认为它危机重重。
而现在,李克强总理举起了“手术刀”。不过,与传统手术室内开胸破肚、鲜血淋漓的场景不同,李克强的手术被称为“微创手术”。
渣打银行在去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:“欢迎来到李克强医生的手术室!”当时,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“钱荒”。2013年6月20日,中国银行[0.00% 资金 研报]间隔夜拆借利率陡然飙高至13.44%的最高点,而在此之前,这一利率通常都维持在3%左右。受“钱荒”传言影响,沪、深股市出现暴跌,市场一度陷入恐慌情绪,但政府却始终没有“放水”。
“新一届中国政府似乎更愿意忍受短期的痛苦,从而换得长期的收益。”上述报告中写道,“我们曾经怀疑李总理是否会推动改革,但现在看来,我们低估了他的决心,为了推行政策,他愿意冒更大的经济下行风险。”
与其说钱荒事件体现了李克强面对困难的“定力”,不如说体现了他破解中国经济困局的技巧。很难找到另一个方式比“钱荒”更令商业银行教训深刻、更明白管好流动性的重要性。李克强用几天的阵痛,让银行改变了过去好多年的游戏规则。
相当长的时间内,中国人已经习惯了“保姆式”的政府。他们频繁地“救市”,对一切发生价格波动的领域发放补贴——包括猪肉、粮食,乃至大蒜和生姜,而市场的脚步总是比政府要快一拍。李克强决定给自己换个角色。他声称,只要中国经济增速没有突破影响就业的“下限”,通货膨胀率不超过“上限”,政府就不会出台干预市场的大规模刺激政策,而是“着力调结构、促改革,推动经济转型升级”。(相关阅读:李克强:不会出台短期强刺激政策)
抛弃了“止痛片”,李克强的“微创手术计划”就是改革。2013年3月,他在就任总理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诺,要“理顺政府与市场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”,5年内取消下放5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。一年后,他给记者报出的成绩单是416项——相当于1年完成了4年的工作量。他同期推进的改革项目还包括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,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,扩大“营改增”试点等等。(相关阅读:李克强: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)
手术会痛吗?如果继续采取短期刺激性措施,扩大财政赤字、超发货币,中国经济显然可以有更引人瞩目的增长速度。但李克强却认定经济增速下降是可以接受的。去年9月,他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开幕式上首次提出“中高速增长”的概念,这个显然经过精心挑选的词组透露出,曾经执着于“保八”的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速有了更理性的认识,相比于炫目的数字,他们更在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。(相关阅读:李克强提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三个思路)
事实上,真正感受到手术疼痛的,可能是政府的官员们。与十几年前的国企改革不同,李克强的微创手术刀指向了政府越来越庞大的权力。他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,政府管的事情太多了。他公开承诺,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自我革命,“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”。
如同他所预计的那样,“微创手术”激发了市场的活力。统计数据显示,2013年,中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.6%,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%,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%。
更重要的是,“微创手术”后的中国经济有了结构性的改善。李克强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说:“……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.1%,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。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,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。”
人们当然不会认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就此得到了根治,但好在李克强的“微创手术”仍在继续进行。他宣布,今年要“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”。4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李克强决定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,因为“小微企业是促创业、保就业、活跃市场的生力军”。
4月10日,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,中国经济要“向改革要动力”。“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,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。”他说,“我们将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,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,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。”
安徽国合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0075号-1 免责声明